忙得很,没操过心。”“多好啊,你们真有福气。这孩子中考只要稳定发挥,上南孟一中实验班肯定没问题。”“南孟一中……”姜沁嘴里念叨着。这是南孟最好的学校,每年都会往国内最顶尖的大学输送不少人才,说实话姜沁其实也没往这所学校想过,只要能上高中,她觉得在哪里都可以。“杨老师,这排骨帮您剁了?”妈妈提着那扇杨老师买的排骨问。“行,剁大一点,啃着过瘾。”妈妈拿着大菜刀啪啪地在木头案板上剁肉,一边跟杨老师搭话:
她失去了朋友,总是形单影只地缩在角落。
再后来,大家开始编造各种各样关于她的谣言,难听的故事、脏话、外号都向她涌来,她失去了好听的名字,一直被同学叫做“猪肉妹”。
那真是地狱般的日子,比起贫穷、寒冷更令她感到恐怖。
天逐渐大亮了,市场上的人也多了起来。
年关将近,许多人都会提前在市场上采买年货,肉摊生意尤其红火。
陈梅麻利地招揽顾客,声音洪亮而热情。
她做生意从来不缺斤少两,跟顾客总能得体地寒暄几句,因此生意一直都是这片最好的。
姜沁特意选择了帮顾客绞肉的活儿,绞肉机位置靠里,只要低着头外面的人看她便没那么真切。
菜市场人来人往,她害怕熟人看见她,害怕那种或带着同情或带着嘲讽的神情。
可偏偏怕什么便会来什么。
“诶,姜沁?”
姜沁正把肉往绞肉机里送,突然听见一个熟悉的声音,她抬头看去,是她的班主任杨老师。
杨老师是一个快要退休的老太太,在班上一直很喜欢也很照顾姜沁,觉得她成绩好、性格文静不张扬。
班上学生多,杨老师对学生各自的家庭情况并不算太了解,她见姜沁平日里穿戴整洁干净,马尾辫扎得一丝不苟,总以为她是书香门第出身的小孩,所以在这里见到姜沁微微有些诧异。
姜沁身上穿着商场买酱油送的围裙,身上还残留着油污和肉渣,头发胡乱扎了一下,如今早已松散开来,全然是一副蓬头垢面的样子。
她有些不好意思,但见老师认出了她也不好再躲,走上前来打招呼:“杨老师。”
陈梅看了看眼前的老太太,也笑着寒暄:“原来是沁沁的老师。”说着往装肉的袋子里又丢了一小块肉:“这块算我送的。”
杨老师喜笑颜开:“哎哟,谢了谢了。”
“别客气,平时多亏老师照顾她。”
“姜沁这孩子平时很懂事的,次期末考试又是名列前茅。”杨老师叹了一口气:“要是我们班的学生都像她,那天底下不知道少了多少操心的父母。”
陈梅淡然一笑:“对,这孩子平时都是自己学,我们忙得很,没操过心。”
“多好啊,你们真有福气。这孩子中考只要稳定发挥,上南孟一中实验班肯定没问题。”
“南孟一中……”姜沁嘴里念叨着。
这是南孟最好的学校,每年都会往国内最顶尖的大学输送不少人才,说实话姜沁其实也没往这所学校想过,只要能上高中,她觉得在哪里都可以。
“杨老师,这排骨帮您剁了?”妈妈提着那扇杨老师买的排骨问。
“行,剁大一点,啃着过瘾。”
妈妈拿着大菜刀啪啪地在木头案板上剁肉,一边跟杨老师搭话:“读南孟一中很贵吧?”
“跟别的中学差不多,五六千一年。”杨老师似乎意识到什么,又补了一句:“不过南孟一中除了有国家贫困生补助外每年还有一些奖学金,只要成绩好,免费读也不是问题。”
姜沁的眼睛突然亮了一下,她转头看向妈妈,她的脸上依旧没有什么表情。
陈梅将杨老师买的排骨装好,放进装肉的大口袋:“杨老师,肉都给您装好了。市场东北角有松枝卖,您要是自己熏肉可以去那买。”
杨老师接过口袋,道了谢,临走还不忘嘱咐姜沁,让她放假别只顾着做寒假作业,那些东西对她来说太简单了,给自己加些课外练习,中考冲一把。
杨老师的话让姜沁的心掀起一阵涟漪,但随即又平息了下来,她压抑住自己的幻想和希望,继续埋头于这充满腥膻的肉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