顾寒声苏砚心创作的《也曾寒夜逐火》思路明确,内容丰富,人物情感充沛,是一部不错的作品。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小说情节,人物个性很吸睛。书中情节设定引人入胜,真的超好看。
这样的大件,瞒不住村里人,也不可能再找别的借口,随意搪塞两个两人。所以,今晚她必须透露点儿什么。“爷爷奶奶,我有一件事要和你们说。”“你说吧,什么事。”宋奶奶在煤油灯旁,继续缝针。“奶奶,别缝了,明天我给你搬个缝纫机回来。”“你弄到票了?”宋奶奶笑呵呵的问。“没有,不过我明天肯定能换到票。”“你拿什么换,咱家还有啥能给你换票。”“野猪哇。”话音一落,两个老人都抬起头看向苏砚心。“哎呀,我今天上山打
五头野猪,加两把木仓,这趟上山,收获太值了。
木仓声确实传了出去,有人听见猎木仓的声音,一开始没在意,后来又听见一声,不像是猎木仓的声音。
村民立刻就报告了村支部,几个村互相一问,没人上山打猎呀。
于是就去公社报告了这个情况。
苏砚心下山的时候,几个村长已经到公社了,公社有电话,可以向上面反映。
路过河边,没看见铁柱两个,回到家的时候,宋爷爷在杀鱼。
“爷爷,哪儿来的鱼。”
“铁柱送来的。”
呵~还真的被他们钓到鱼了。
苏砚心走近看,有六条鲫鱼,三指宽的样子。
“嚯,这么多呢。”
“铁柱用稻草穿着提过来,说是给你吃的,我都没来的及问他什么,就跑了。”
“没事儿奶,改天我问问他去,今晚有鱼汤喝了。”老吃山麂子肉,也腻。
“那去你容婶家捡块豆腐回来吧,晚上熬鲫鱼豆腐汤。”
“知道了,奶。”
苏砚心下地窖,捡了三根大白萝卜,去换豆腐。
容婶直接给装了满满一大斗碗。
“够了,够了,荣婶子,要不了这么多。”
“没事儿,这豆腐都是水做的,不值钱的。”容婶爽快的说。
回去的时候,苏砚心特意转到铁柱家,他家也在杀鱼呢。
苏砚心看了看,人家自己家里也才四条鲫鱼呢。
“铁柱。”
“乔薇姐。”铁柱擦了擦鼻涕,跑过来。
“怎么送这么多鱼过来。”
“我和旺财一人给你分了三条。”
苏砚心把豆腐分成三份:“诺,拿去煮汤吧,给旺财家也送一份去。”
“谢谢乔薇姐。”
铁柱娘看见苏砚心给的豆腐,一脸的笑容。
苏砚心把豆腐带回去,鱼已经杀好了。
宋奶奶做饭还是有点舍不得放油,所以这鱼汤还是苏砚心做的。
锅烧热下菜籽油,再放点儿猪油,混合油吃着香。
等油温上来了,苏砚心先撒几颗盐才把鲫鱼都放下锅。
滋啦一声,油烟冒上来了,苏砚心往后退了两步,宋奶奶把火弄小了。
等油烟散开一点,苏砚心才翻动锅里的鲫鱼。
两面都煎的发黄了,苏砚心就倒了稀释的灵泉水进去,盖住了鲫鱼,又把豆腐块下锅一起煮。
宋奶奶:“还剩这么多豆腐,要不一起下锅吧,这豆腐放到明天就馊了。”
“还是红烧吧,都煮汤一点儿味儿都没有。”
苏砚心觉得,有几块豆腐在汤里提味儿就可以了,放太多就不好吃了。
“那又得费调料了。”宋奶奶有点肉疼。
“奶奶,调料不贵的,我会挣,你相信我。”
宋奶奶的思想,是填饱肚子,但是苏砚心是要生活质量。
好在,宋奶奶是个疼孙女儿的,肉疼归肉疼,并没有非得要孙女儿把豆腐一起丢锅里煮了。
甚至,在苏砚心红烧豆腐的时候,主动抓了一把咸菜。
“放点儿这个,煮出来更好吃,就是不要再放盐了,不然会咸。”
“好。”
咸菜下锅,果然更香了。
这红烧豆腐加了咸菜,有一种特别的香味儿,煮进了豆腐里,苏砚心就着那个红烧豆腐的汤汁,拌了两碗干饭,又喝了一碗汤才结束。
“真香啊,奶奶你做的咸菜,真是太香了。”
“你喜欢,等冬天来了,奶奶再多做一坛。”
“奶奶,辣椒酱也要多做点儿,好吃。”
“好,等收辣椒的季节,去多买一个咸菜坛子回来。”在宋奶奶看来,孙女儿提的要求都不过分,必须满足。
苏砚心准备明天就去把野猪出手,换缝纫机回来。
这样的大件,瞒不住村里人,也不可能再找别的借口,随意搪塞两个两人。
所以,今晚她必须透露点儿什么。
“爷爷奶奶,我有一件事要和你们说。”
“你说吧,什么事。”宋奶奶在煤油灯旁,继续缝针。
“奶奶,别缝了,明天我给你搬个缝纫机回来。”
“你弄到票了?”宋奶奶笑呵呵的问。
“没有,不过我明天肯定能换到票。”
“你拿什么换,咱家还有啥能给你换票。”
“野猪哇。”
话音一落,两个老人都抬起头看向苏砚心。
“哎呀,我今天上山打了几头野猪。”苏砚心越说,声音越小。
“你说你打了几头野猪?”宋爷爷紧张的问,也不忘了压低声音。
“是啊,今天运气挺好。”
“你还敢说运气好,你知不知道,今天山里有人放木仓。”
苏砚心摸摸鼻子,不敢说话。
宋爷爷一看就知道怎么回事:“你是不是遇到什么人了。”
“嘿嘿,爷爷料事如神。”苏砚心讨好的竖起大拇指。
“你别给我来这套,到底怎么回事。”
苏砚心简单的说了几句,遇到两个拿木仓的,想抢她的猎物,被她抢了木仓。
“木仓是你开的?”
“没有哇。”苏砚心镇定的否认。
“木仓呢?”
“我藏起来了,保证谁也找不到。”苏砚心讨好的冲宋爷爷笑着。
“你......”宋爷爷不知道说什么好了。
“你最近不要进山了,今天的木仓声,惊动了村民,这会儿公安肯定开始搜山了。”
“到时候对方把你找出来,公安肯定要找你的,你还是主动把木仓交出来吧。”
“啊?那公安同志找过来的时候,我肯定上缴。”苏砚心继续装傻充愣。
公安搜山一晚上,第二天早上下山来,一个个面色沉静,抬着不少东西下山。
就从向阳大队这边出来的,不少村里人都看见了。
宋爷爷也一早守在外面,看见他们抬下来两个人,看面色,已经死了。
后面还有不少东西,宋爷爷很快意识到,这不是简单的村民上山打猎那么简单。
“爷爷,早啊。”
宋爷爷回家看到伸懒腰的孙女儿,嗫嚅半天,最后还是道:“锅里给你温着鸡蛋羹,快去洗脸。”
宋奶奶一早就出门了,苏砚心也不知道她去哪儿了,吃完鸡蛋羹就准备出门。
“薇薇。”宋爷爷把人喊住:“你今天进城小心,昨天那两个人,可能是间谍,人,已经死了。”
“间谍?”苏砚心假装惊讶。
“要不,不进城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