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 : 首页 > 小说资讯 >

重生八零,我带全家走出村(邓向阳冯雪莹)精彩小说-小说邓向阳冯雪莹全文无删减版免费阅读

发表时间:2025-01-19 11:54:58      编辑:xiaohua
重生八零,我带全家走出村小说名

这不与我以前看的不同,主角邓向阳冯雪莹之间故事情节曲折。文中情节一环扣一环,波折起伏,《重生八零,我带全家走出村》很好看。

作者:邓向阳 状态:连载中 类型:女频
立即阅读

《重生八零,我带全家走出村小说名》 小说介绍

“这事啊,怪我。头天我们犁完地,时间还早,其他地方的地都犁不完,王家梁的地刚好可以干上大半天。我们就把手扶开到王家梁了,机子犁地快,当天就犁完了。本打算第二天去告诉你呢。谁知,镇上有个会,大清早我就被文书叫走了。等我回来,亚军就把种播上了。也是这死孩子不懂事,莽莽撞撞的,做事没个谱。”冯德昌听明白了,王亚军却一头雾水,这都哪儿跟哪儿。他咽下一口饭,抬头说:“爹,那天

《重生八零,我带全家走出村小说名》 第21章 免费试读

  播种可不是小事,丁建军都是亲自播的,不让儿子们插手。
  年轻人开拖拉机很灵活,让他们开着犁地还行。但播种的活交给他们确实不放心。
  他们图快,只会开着拖拉机走,不回头留意播种机里种子出去的情况。
  肥料和种子掺在一起,下去的速度慢,和只播种子不一样。有时候肥料还会卡在里面,就需要停下来疏通一下再走。
  开得太快,就会把种子剩下,导致播下的种子太少,长出的麦苗稀疏,生生减少产量。
  而开得太慢,同样不行。播下的种子太多,将来麦苗太密,等结了穗,风一吹就全趴下了。不仅浪费了种子,也收不到粮食。
  丁建军播完自家的地,就把手扶机开过来了。
  冯德昌加上肥料,拿着个棍子跟着播种机走。他仔细看着每一个孔下肥料的速度,哪个缓慢一点,他就用棍子捣一捣。
  两人配合得非常默契,丁建军不愧是老手,转弯处压得很好,不可能出现空行。
  这也是很多新手播种的难点。
  王秀芬再次把马套好,拉着石头磙子准备收地。就是用磙子在播完的地上来回轧两遍。为新翻过的土地保存水分,给种子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。
  为了不再跑一趟,大家狠着劲地干完了。
  全部收拾完,准备回家时,天都全黑了。
  王秀芬和冯雪莹坐在马车上,冯德昌照样赶着牛,疲惫地往家走。
  摸黑到家门口,就看到周桂花系着围裙在门口张望。
  “怎么才回tຊ来?锅都快熬干了。”她焦急地问。
  “刚好碰上丁建军的播种机,就狠着把坝上的地都播上了。”冯德昌回答。
  “哦,播完也好,就省事了。赶快圈牲口去,我去下饭。”说着周桂花进了院子。
  掸完身上的土,简单洗了洗,周桂花的饭已经下好了。
  手擀面薄厚均匀,面条切得又细又长,浇上简单的臊子,真是美味无比。
  臊子里除了土豆和白菜,还有一点肉星子,味道就是不一样,立马提升了好几档。
  吃完面,再喝上一碗带着碱味的,浓浓的面汤,那才叫吃饱喝足。
  久不劳动,猛地干了一天活,大家的身体像散了架似的,都早早地睡了。
  接下来的几天,他们都重复着同样的动作,从红花坑到河沟地,再到马家沟,最后的一块地是王家梁。
  王家梁是离村子最远的地,它靠近山坡。大家习惯性地把这块地留在最后,这仿佛是村里的约定俗成。
  春种已经持续了十多天了,只要种完王家梁,就意味着今年的地全部种完了。
  去王家梁时,一切都没变化,冯雪莹的心情却格外舒畅。毕竟是辛苦的农活,终于到了结尾的时候。
  走了近一个小时的路,到了地头,冯家人却傻眼了。
  他们家的地在最上头,下面依次排下来,紧挨着他们的是王初民,他的已经种好了。
  由于地势特殊,冯德昌家的地头是一个几米高的深沟,另外两边田埂也很窄。人进、牛进还行,可播种机就进不去了。
  要想让播种机进去,就必须从王初民家的地里走。所以,他家的地,就是播种机通往自家地里的唯一路径。
  以前,大家都是最后种王家梁,几乎是同一时间来收尾。即使有人要先种,也会给要经过的人打招呼,让对方先种。
  冯德昌看着眼前的地犯嘀咕:王初民怎么先种了王家梁?是有什么特殊情况吗?怎么也没给自己说一声?
  他很快做了决定,来都来了,肯定得干活。把肥料放在地里,先犁地吧,犁地又不受影响,等播种的时候再说。
  反正这块地一天也种不完。
  冯雪莹随口一说:“这村长大人,该不是故意的吧?”
  冯德昌马上白了她一眼,“快不要满嘴胡说,王初民又不是小孩子,故意干这种事干什么?兴许是有什么别的原因,忘了给咱们说,我晚上回去问问。”
  “我开玩笑的。”冯雪莹撅了噘嘴。
  其实,她真没想那么多,就是那么随便一说。
  晚上,冯德昌刚放下饭碗,就匆匆忙忙去找王初民。
  王初民一家正在吃饭,见冯德昌进来就赶快招呼他坐下。
  冯德昌也不见外,没等人家吃完就开门见山,问他怎么王家梁的地种这么早。
  “咳咳,这件事啊。”王初民清了清嗓子。
  “这事啊,怪我。
  头天我们犁完地,时间还早,其他地方的地都犁不完,王家梁的地刚好可以干上大半天。
  我们就把手扶开到王家梁了,机子犁地快,当天就犁完了。
  本打算第二天去告诉你呢。谁知,镇上有个会,大清早我就被文书叫走了。
  等我回来,亚军就把种播上了。
  也是这死孩子不懂事,莽莽撞撞的,做事没个谱。”
  冯德昌听明白了,王亚军却一头雾水,这都哪儿跟哪儿。
  他咽下一口饭,抬头说:“爹,那天明明……”
  “吃你的吧,明明就是你自作主张。”王初民打断儿子的话,恶狠狠地瞪了他一眼。
  王亚军不明所以,但他生生把想说的话咽了下去,低着头继续吃饭。
  父亲的话没人敢反驳,村里人不敢,家里人也不敢。
  冯德昌忙道:“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,你别再说孩子了。”
  “他都多大了,还是孩子吗?王初民吼完儿子,又装孙子,“老冯,话说回来,这事的确怪我,是我没有提前跟你商量。”
  “没事,村长,你事情多,哪能事事想到嘛。”冯德昌没有一点责怪的意思。
  他本就不是爱计较的人,再说也确实不是什么大事。
  王初民继续客套:“你种你的,该咋种还咋种,地里随便过就行。”
  “那怎么能行?我播完种,把车压的印子上再补一遍。”冯德昌赶忙说。
  “不用,你走就行了,其他不用管,大不了空上两行,不碍事的。”
  “行了,你不管了,我明天就播种去。”
  冯德昌说完,就往外走。
  王初民说着挽留的话,嘴角似乎往上仰了一下。
  家里人都把诧异的目光投向了他,他马上摆出一副严肃的样子,把碗递给杨群娣,“给我舀一碗面汤。”

重生八零,我带全家走出村小说名
重生八零,我带全家走出村小说名
邓向阳/著| 女频| 连载中
“这事啊,怪我。头天我们犁完地,时间还早,其他地方的地都犁不完,王家梁的地刚好可以干上大半天。我们就把手扶开到王家梁了,机子犁地快,当天就犁完了。本打算第二天去告诉你呢。谁知,镇上有个会,大清早我就被文书叫走了。等我回来,亚军就把种播上了。也是这死孩子不懂事,莽莽撞撞的,做事没个谱。”冯德昌听明白了,王亚军却一头雾水,这都哪儿跟哪儿。他咽下一口饭,抬头说:“爹,那天《重生八零,我带全家走出村》小说文笔对于细节的描写令人惊叹,相对于之前的作品进步确实提升了很多。下面看精彩试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