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是她唯一的慰藉了。想到这里,她就不禁想给原身点赞,如果她不被人设计害死,那么将来恢复高考,她照样能离开这里,只是一切没有如果。书的事解决了,复习的事任重道远,不过这都不是目前需要在意的事,时间还很充足,这个可以作为一个长期目标,慢慢来。当务之急是解决温饱问题。在现代苏晓所处的华国,早就解决了温饱问题全社会奔小康了,哪曾遇见过食不裹腹的情况?但在这里,从她这顿顿吃不饱的情况来看,... 这,蒋振轩不在,还发生了这样的事!知青点的人都知道苏晓是跟着她的准未婚夫蒋振轩下乡的。据说等明年苏晓满18岁两家就要正式定亲了,说是过几年回了城就结婚。偏偏蒋振轩前几天请假回家去了,苏晓这里就发生了这样
这,蒋振轩不在,还发生了这样的事!
知青点的人都知道苏晓是跟着她的准未婚夫蒋振轩下乡的。
据说等明年苏晓满18岁两家就要正式定亲了,说是过几年回了城就结婚。
偏偏蒋振轩前几天请假回家去了,苏晓这里就发生了这样的事!
在乡下,未婚男女有了肌肤之亲,可是要结婚的,不然就会被说是耍流氓,要被拉去蹲号子的。
想到村子里的流言,他眉头皱了皱,村里还有人说看到他们在河边亲在一起了,他是知道那叫人工呼吸,可村里人才不管你这个呢,他们只认自己的理。
他有心想问问是怎么回事,可蒋振轩不在这里,他也不好越俎代庖,显然为难极了。
看着欲言又止的王强,林秀芬更奇怪了,“王组长,怎么了?”
王强动了动唇,算了,“没事,早点歇着吧。”说完转身回屋了。
林秀芬不明所以,苏晓没有醒她不放心,便请了假一直在知青点守着并没有出去,还不知道村子里关于苏晓和韩瑾正的流言已经有了好几个版本!
******
李莲华心满意足的推开门,她微微勾起唇角,有点迫不及待的想看那个女人现在是什么样了。
虽然那人命大没有淹死跟预期的有点出入,不过,流言传成这样也算达到目的了。
没有哪个男人能大度的不计较这个吧?
这,这是怎么回事,屋里一片安静,那女人还在床上呼呼大睡,难道她不知道外面已经闹翻天了嘛?
看不出来,这傻不啦叽的女人心可真大!
哼,她倒是要看看振轩哥回来后,还会不会要这破鞋!
****
第二天早上,苏晓起来后,发现屋里已经没有人了。
床头有林秀芬留的字条,娟秀的字体甚是好看。
上面写着已经帮她请假两天了,要她留在知青点安心休息,灶里有给她留的红薯稀饭和苞米面大饼子,这是早饭和中饭。
很是贴心。
今天全部队员都安排去了距离大队很远的山脚下开荒,一来一回很是浪费时间,大家都带着干粮去,中午都不回来在地里凑合了,争取早点干完活回来。
放下字条,苏晓伸了伸懒腰,感受了一番,身子没啥大碍,就是肚里空空,有点饿得慌。
梳理了一番脑海中的记忆,苏晓便赶紧起床去院中洗漱。
当她站在院子里,看着院子里的景象,才真的感受到不是她原来所在的那个世界了。
看到了这个知青院的样子,现在,苏晓才有了那么一点真实感。
恍若隔世的感觉,从没想过,她还能在异世拥有第二次的生命。
知青院的结构比较简单,两排屋子和一个大院子,围成了一个椭圆。
低矮的灰土墙上面盖着茅草屋顶,院子用一圈低矮的篱笆围着。
一排是三间低矮的土屋,中间那条是穿堂过道,摆着两张桌子,穿过过道就可以去到后院,左右两个屋子的屋门开在了院子里,分别是男女知青的宿舍。
从原身记忆中得知后院是知青点的自留地,菜园子。
男知青住的屋子旁边搭了个较小的凉棚,放了些杂物。
女知青住的屋子旁边搭了个草棚,是用来洗澡的。
当然,夏天一般只有女知青用,男知青跟村里的男人一样,都是去清水河下游洗澡的。
进门那一排则是厨房和柴房。
屋檐下放了两个半人高的大水缸,刚才苏晓洗漱用的就是水缸里的水。
大致看了下,她心中有数后,遂循着记忆走进厨房。
一眼望去,厨房倒是挺大的,角落里有一口大灶,上面有两个灶眼,放着两个大铁锅,一个烧水,一个做饭,左侧连着一个大灶,上面有一个大铁锅,用来炒菜。
掀开锅盖,看着那碗能数的清米粒的稀饭,里面还混着好几块红薯,顿时无语得很。
想起这个时代红薯和玉米是主食,不由叹了口气。
另外那只碗里面是两个苞米面饼子,这是午餐。
三两下端起红薯稀饭喝完后,涮完碗筷她便回屋了,不能多看,多看一眼她就想把那饼子也吃了……
昨天刚穿来一切都晕乎乎的, 趁着今天不用去上工,她要仔细捋一捋。
看了穿书文学的都知道,不管什么原因,来了,想回去,基本没门。
所以,她得为自己的将来好好的计划一番。
索性,在现代,除了那个有点缺心眼的闺蜜,她也没有太多的牵挂,唉,也不知道她现在如何了。
明明前几天两人还一起侃大山,她还想着拿了这次的奖金两人结伴出去游玩一番,短短时间两人便隔了一个世界,只能感叹世事无常。
书中对落水这段只是简单的描写,原身苏晓在书里是个炮灰,目的是为了彰显女配的心机和恶毒。
看了书的苏晓自然知道她这一通落水是谁造成的。
原身是蒋振轩的准未婚妻,从她的记忆中得知,两家自小定了娃娃亲,打算等苏晓满18岁就正式定婚。
因此当蒋振轩打着支援国家建设的口号报名下乡时,原身家人也帮她报名了,美其名曰培养感情。
想到这苏晓心里就忍不住骂了声NNP。
原身高中毕业后考入医院上班快一年了,原本是不需要下乡的,但她家里人为了把这个工作给她姐姐,恰逢蒋振轩下乡当知青,便找了这样冠冕堂皇的借口,硬是也给她报名下乡。
原身实际上对蒋振轩并没有多少感情,她自小在乡下的外婆家长大,13岁时外公去世后,外婆身体不好,原身母亲不得不将她接回城里,与蒋家虽然在同一个大院,但平时来往并不多。
她读书早,成绩好,15岁高中毕业后,凭着自己的努力应聘上了医院仓管员的工作,虽然仓管员只是个临时工,但招考时便说了,有机会转正成正式职工,为此蒋家人也高看了她几分。
可是,这班也才上了不到一年,甚至还没有熬到转正,苏家人便迫不及待!
原身是个性格软糯的,自回城后便一直被家里人pua,且事已至此,苏家人先斩后奏,早将她的名字报了上去,她下乡已是板上钉钉,孤立无援的她也没有了别的选择,只好跟着下乡。
苏家人也是无耻,把原身的工作给了姐姐还不算,甚至为了稳住原身,让原身心甘情愿把钱寄回去,信誓旦旦的说等过几年就想办法将她调回城,让她把这边工分换的钱票寄回去,说这些钱票要用来帮她走关系,农村不用什么票,随便都能吃饱。
原身还能怎么办?她除了家人别无所依,只好空抱着家里人开的空头支票,下乡的补贴给寄了半数回去。
也幸好原身没有傻傻的把全部补贴寄回去,不然她现在只能喝西北风了!
不过谁会想到血脉相连的家人会算计至此?
看书的时候苏晓就曾怀疑过,原身真的是苏家的女儿嘛?怎么能有父母的心偏成这样?掌心是肉,掌背就不是了?
大女儿和儿子在家吃香喝辣,小女儿下乡吃糠咽菜?一家子三职工,还要骗着下乡的小女儿补贴家里?
全家人扒着一个女孩子吸血?
这脑子被啃了的人都做不出来这样的事吧?
撸清楚了原身的这些记忆,她就更怀疑了,如果这真的是家里人,只能说猪狗不如。
书里写了恢复高考这件事,由于男女主就参加了当年的高考,这也是他们腾飞之路的起点,因此写得还算详细。
记得恢复后的第一届高考时间是1977年底,现在是1975年7月,距离那时还有2年多,据悉当时报名非常火热,报考人数全国高达570多万人,但最终只录取了30多万人,竞争还是很激烈的。
原身学习成绩不错,但毕业也已两年了,而且,现在是她来了,要想参加两年多后的高考,还是需要好好准备的。
没错,高考,她是一定要参加的。
明知道外面广阔的天地大有可为,她怎么可能一直蜗居在这乡下一角呢。
当初下乡时,原身不知道自己会呆多久,便将自己不多的书籍,包括初中和高中课本全部偷偷带下乡了,她性子静,不善交际,这时候的农村也没有其他消遣,闲暇时便偷偷拿书出来翻看。
这是她唯一的慰藉了。
想到这里,她就不禁想给原身点赞,如果她不被人设计害死,那么将来恢复高考,她照样能离开这里,只是一切没有如果。
书的事解决了,复习的事任重道远,不过这都不是目前需要在意的事,时间还很充足,这个可以作为一个长期目标,慢慢来。
当务之急是解决温饱问题。
在现代苏晓所处的华国,早就解决了温饱问题全社会奔小康了,哪曾遇见过食不裹腹的情况?
但在这里,从她这顿顿吃不饱的情况来看,让她深刻的体会到,在这,饿死可不会是一个笑话。
这对于来自现代的她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,毕竟这来之不易的第二次生命她可想好好珍惜!她可不想穿过来没多久就饿死在这!
--
当前正是盛夏,苏晓看了看她身下的床榻,上面铺着一个从家里带的旧草席,一个打着不停的旧枕头和一床洗得发白、凌乱的铺着的被单。
草席下面是床垫背,下面层铺着一层稻草,床脚是用砖头和石头垒起来的。
她从床下拉出原身的柜子,一条薄被,洗得发白、打满了补丁的的两套秋装,两套冬装,薄薄的一件棉袄,一条棉裤,一看就不保暖。
至于夏装?她从原身记忆里扒拉出她就两套夏装,身上穿着一套,还有一套昨晚林秀芬拿去帮她洗了。
这可把苏晓惊呆了。
原身好歹是从城里来的,还上过快一年的班了,何至于如此寒碜?
她从原身记忆中知道,原身其实在上班时也是置办过几套体面衣裳的,只不过,当初工作被抢,又面临下乡,好衣服自然也是留不住的,都被苏母强硬拿走给了苏大姐。
还说乡下穿不了这样好看的衣裳,她拿着也是浪费,还不如留在城里给大姐上班穿。
而且,就连原身带下乡的几套旧衣裳,也是原身大姐前几年不要的旧衣裳改的。
看着柜子里的衣裳,苏晓脸上神色莫名,这可是江北的冬天呀,是会下雪的,就这薄薄的一件棉袄,一床薄被,怎么抵御冬天的风雪?真不知道原身去年是怎么熬过来的。
没有冻死也是奇迹。
只是熬过了冬天的冻人却没熬过夏天的人心。
****
青溪村这边的工分,根据记工标准,全体社员按“三等九级”进行评议,男的满工分是10工分,女的满工分是8工分,当然,秋收抢收那时候以及平时一些特殊工种会计到12工分。
原身虽自小在乡下外婆家长大,但也没有这样下地干活过。
刚下乡时才拿个4、5工分,现在一般都能拿上6工分,状态好还能拿7工分,秋收抢收那时候还拿了8工分,怎么现在东西还是从家里来时带的那些?
众所周知,秋收是最攒工分的时候了,而且刚来那半年还有大队的补贴粮呢。
那原身挣得工分换的那些钱票都去哪了?
她略微一回忆,便嘴角抽抽……
从原身记忆中得知,除了一半她寄了回家外,剩下一半中竟然绝大部分花在了她的准未婚夫和李白莲身上。
原身对蒋振轩并没太多感情,但下乡后,在所谓的好闺蜜李莲华撺掇怂恿下,对蒋振轩的依赖却日渐强盛。
李莲华明里暗里的撺掇她,蒋振轩将来会是她的丈夫,因此,要经常买吃的送穿的才能体现她的贤惠,才能拴牢男人的心。
却不知道,原身给蒋振轩买的那些东西,大半都进了李白莲的口袋。
而且李白莲很会装,除了经常从原身这蹭东西,买的雪花膏自己没用几次,她一哭穷便送给她用,刚买的新衬衫自己都宝贝得不得了,她一说就借给她穿,不用说,有去无还。
还经常跟原身借钱,数额不大,也就一块两块三块五块的借,可耐不住次数多啊!
小说《穿书七零:救命之恩当以身相许》试读结束,继续阅读请看下面!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