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+ A-
A+ A-
  刘母在厨房做饭,刘冬帮忙烧火。
  刘瑶换完衣服出来,也去了厨房准备帮忙洗菜。
  “这里不用你,我来就行,你陪小江他们聊会吧。”
  刘母将人赶出去。
  家里来客人了,刘明也放下地里的活回家帮忙。
  刘明没读过书,不识字,性子也是闷闷的,不爱说话,但是人特别勤快。
  一到家,刘明又是挑水又是劈柴,忙前忙后。
  家里日子清贫,也没什么好吃的。
  昨天听说刘瑶说他们今天过来下聘,刘母早上天没亮特地跑了一趟镇上。
  国内闹了三年饥荒,苏联跟国内闹掰了,一直催着还国债。
  现在举国日子很是艰难,到处物资都短缺。
  饶是刘母去那么早,还是没买到什么像样的东西,就买了点鸡蛋和豆腐,肉是一点都没买到。
  不过好在,刘瑶前几天不知道上哪弄了个大猪蹄。
  这大猪蹄刘母一直没舍得吃,一直藏房间里。
  天气热,怕猪蹄馊了,刘母还特地用盐腌制过了。
  家里来客人,刘母把大猪蹄拿出来。
  “妈,你哪来这么大的猪蹄。”
  刘冬口水都快流出来了。
  农村没肉票,想吃猪肉只能等年代生产队杀年猪。
  刘冬今年15岁,正是长身体的时候,馋的厉害,看到肉就挪不开眼。
  “买的呗,还能怎么买。”
  刘母说的含糊。
  刘冬这人大嘴巴,藏不住事,刘母可不敢跟他说猪蹄是刘瑶去黑市买的。
  “妈,咱家是不是发财了?”
  刘冬一根筋,人蠢,刘母说啥就信啥。
  刘瑶自穿书后,隔三岔五就会从空间里弄点肉出来。
  刘瑶年纪小,还在读书,没收入,这东西来路很容易说不清楚。
  刘母骗刘冬肉是她买的,肉票是刘梅补贴家里的。
  刘冬信以为真,以为家里这是发财了。
  “发财?”
  刘母愣了下。
  “没发财你咋这么多钱票。”
  刘冬是傻,但也没全傻,知道现在肉贵,还不好买。
  刘母能弄这么多肉吃,肯定是瞒着他偷偷发财了。
  “去去,就你废话多,赶紧给我烧火。”
  刘母打哈哈,不想跟刘冬说太多。
  “好咧。”
  有好吃的,刘冬干活前所未有的卖力。
  “妈,这猪蹄你跟那个黄豆一起炖呗,像昨天姐从国营饭店打包回来的那个猪蹄那样弄,可好吃了。”
  刘冬说到这个口水都快流出来了。
  昨天刘瑶和江彦去县城领证,回来打包了好几份的肉,有五花肉,有鸡肉,还有猪蹄,可香了。
  刘冬一口气吃了三碗大米饭,汤汁都没浪费,全拌饭吃了。
  晚上睡觉刘冬都在吃大猪蹄,第二天枕头全是口水。
  “吃吃吃,天天就知道吃,家都被你吃穷了。”
  自从刘瑶开始做饭,家里的米缸见底特别快。
  她做饭大米就放一点点,剩下全是粗粮。
  刘瑶做饭,粗粮放一点点,剩下全是大米。
  往常能吃两个月的米,刘瑶半个月就能给嚯嚯完。
  现在才六月,距离tຊ春收分粮还有两个多月呢。
  家里那点米指定撑不到那时候了,估计又要去供销社买高价粮,刘母都要愁死了。
  “我就吃三碗饭,哪多了,二哥还吃四碗饭呢……”
  刘冬有点冤枉。
  “你能跟你二哥比,你二哥天天起早贪黑下地干活。”
  家里穷,买不起肉,刘明肚子没油水,还要下地干活,饿的特别快,吃的特别多。
  这几年刘瑶经常往家里带肉情况还好点。
  搁以前,刘明一顿饭能吃五六碗饭都不饱。
  “那我不是要上学嘛,我不上学也有干活啊。”
  刘冬自知理亏,声音弱了下去。
  “妈,说什么呢。”
  刘明抱着一捆木头进来,正好听到自己的名字。
  “没说啥,柴火够用了,你刚从地里回去先去休息一下吧,正好跟小江他们年轻人聊聊。”
  刘明是这个家唯一的壮劳力,天天为了这刚加累死累活的,跟头牛一样,永远不知道累。
  刘母是当妈的,很是心疼这个儿子。
  “没事,我不累,我做饭吧,你去堂屋陪客人。”
  家里穷,刘明性子闷,有点自卑,二十好几都没对象,也不敢跟异性说话。
  让他去招待客人,他宁愿干活。
  “你啊。”
  刘母知道儿子的性子,也没勉强。
  “妈,我来吧。”
  刘明抢过刘母手里的菜刀。
  “行吧。”
  刘母心说一直把客人晾在外面也不好。
  “这猪蹄怎么弄?”
  刘明问。
  刘明不像刘冬,他不爱说话,能点头绝对不张嘴。
  家里的钱票工分一直是刘母管,刘明只管低头干活,从来不过分。
  家里的肉,刘明也是只管吃,从没问过多少钱,更没问过哪来的。
  “跟黄豆炖了吧。”
  刘明厨艺好,他做饭刘母还挺放心的。
  “对,就跟昨天二姐打包回来的那个猪蹄那样弄。”
  刘冬插嘴。
  “就你废话多。”
  刘母瞪了刘冬一眼。
  刘母:“对了,家里姜蒜没了。”
  “我去拔。”
  刘冬自告奋勇。
  “别把地里的菜踩坏了。”
  刘母不放心。
  “知道了,我又不是三岁小孩。”
  刘冬脚底抹油,屁颠往自家院子前面的自留地跑了。
  刘明干活利索,猪蹄很快被他剁成一块块的。
  刘母看了眼,满意点点头,转身出门招待客人去了。
  村里响起噼里啪啦的鞭炮声。
  “谁家办喜酒啊。”
  江月荣好奇张望。
  “我大伯家进新房办乔迁酒。”
  刘瑶解释。
  “就隔壁这家吗?”
  江月荣问。
  陈美丽家新房子是前段时间建好的。
  前几天,他们家就陆续把老房子的东西搬过去了,今天正式办酒。
  陈美丽刚才是过来老房子这边拿东西的。
  “对。”
  刘瑶点头。
  “亲大伯?”
  江月荣又问。
  刘瑶:“对。”
  “亲大伯办酒咋没请你们啊。”
  孙彪一根筋,直接问出口。
  他和江彦还是表的呢,关系都好的像穿一条裤子的。
  刘瑶这都是亲的了,还住这么近,办入伙酒也不请刘瑶一家,孙彪有点无法理解。
  “他们新房子的院子太小,坐不下,乔迁酒没打算大办,就自家聚一块吃个饭。”
  刘母解释。
  这话是刘甜甜说的。
  刘甜甜昨天特地来了刘家一趟,嘴上说是替陈美丽道歉,实际过来打听刘瑶和江彦的相亲情况。
  刘母问起他们家乔迁的事,刘甜甜就说不办,就自家人聚一块吃个饭。
  “这还不大办啊,都摆十几二十桌了吧。”
  孙彪咂舌,心说这家人也忒有钱了吧。
  刘甜甜新家在村口,从他们的角度看过去正好能看到。
  房子一共五间,前面有个院子。
  人太多,酒席都摆到大马路上去了。
  农村很多人结婚都不办酒,办也是撑死三四桌。
  即便是城里,有个七八桌也很像样了。
  刘甜甜家只是乔迁新房子,竟然就办了十几二十桌。
  别说是在农村了,就是城里都少见。
全文阅读>>
  1. 上一章
  2. 目录
  3. 下一章